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昆明理工大学与省水文水资源局楚雄分局联合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6-28 】

6月25日至26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楚雄分局联合组织师生、干部职工走进元谋县龙街水位站、小黄瓜园水文站、黄瓜园中学,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手拉手”进校园水文科普交流活动。

小黄瓜园水文站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黄瓜园镇小黄瓜园村,是国家基本水文站、国家重要水文站、省级报汛站、省级水质监测站,也是龙川江干流控制站、一类精度站。水文专家为同学们介绍了小黄瓜园水文站的“全自动+人工辅助”的水文监测模式,详细介绍站点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职能定位以及在区域水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对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悬移质输沙率、单样含沙量等观测项目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现场示范,并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设备,体验水文观测的实际流程,了解水文工作的社会作用。这种“理论讲解+实地观摩+动手实践”的模式,有效深化了高校学生对信息学科在水文工作中应用的理解,将课堂所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未来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团成员们对这套自动水面蒸发监测系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套系统是该学院王剑平教授科研团队研发设计的,将蒸发量测算从传统人工检测的0.1毫米误差提升至如今自动监测系统的千分之一毫米误差。在王剑平教授的现场讲解下,成员们了解了水文信息采集与信息学科的紧密联系,例如监测系统如何运用传感器技术实时获取水文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物联网和数据处理算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实践团成员还配合工作人员使用监测系统实时获取水文数据和江面实时图像,计算小黄瓜园水文站固定水深的水流量、水体含沙量。从水位变化到流量、含沙量测算,从水质监测到雨情分析,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楚雄水文人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和守护江河安澜的使命担当。

随后,实践团成员和水文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元谋县黄瓜园中学,水文专家以“水的奇妙旅程:认识生命之源,守护蓝色星球”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水文科普讲座,让师生们一起认识水文、了解水文、关注水文。此次活动是楚雄分局履行社会责任、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举措,不仅向广大学生普及了水文科学知识,宣传了爱水、惜水、护水理念,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了关注水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种子,有效提升了青年群体的水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

本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亲自体验水情监测流程,协助水文站工作人员一起测量计算,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在小黄瓜园水文站开展测量工作,将学科专业优势与水文测量相结合,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以专业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为水文监测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贡献智慧和方案,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贡献青春力量。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海球

编辑:黄世俊

审核:张晓橙

https://ynrb-wap.yndaily.com/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eid=7de1053b1fb5d288×tamp=1751095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