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0831)
一、适用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含下列二级学科:健康医学工程(083101)、生物医学信息工程(083105)。
二、学科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1 |
生物医学影像学 |
2 |
生物信息学 |
3 |
医学信息学 |
4 |
神经信息工程 |
三、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科面向国家健康重大需求以及云南省大健康战略和生物医疗(药)领域事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掌握坚实的生物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生命健康领域建模、测试、制造和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地用外语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科研论文以及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或技术攻关能力,且能结合本学科实际科学问题进行创新研究的高端人才。
四、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计划两个部分),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争取取得创造性成果。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必修环节不计学分。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术 通识 素养课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5学分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2 |
考试 |
学术硕士综合英语 |
2 |
36 |
1 |
考试 |
通识素养选修课(课表详见附件) |
1 |
- |
2 |
- |
选修2学分 |
通识素养选修课(课表详见附件) |
1 |
- |
2 |
- |
学术 领域 核心课 |
学科前沿讲座 |
1 |
18 |
1 |
考查 |
必修1学分 |
系统生物医学 |
3 |
54 |
1 |
考试 |
至少10学分 |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与系统 |
3 |
54 |
1 |
考试 |
生物医学影像技术 |
2 |
36 |
2 |
考试 |
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2 |
36 |
2 |
考试 |
学科 方向 特色课 |
生物医学伦理与道德 |
1 |
18 |
2 |
考查 |
至少8学分 |
先进生物医学材料 |
2 |
36 |
1 |
考查 |
神经与康复工程 |
2 |
36 |
1 |
考查 |
数字医学技术与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现代光学信息技术处理导论 |
2 |
36 |
2 |
考查 |
软件体系结构 |
2 |
36 |
1 |
考查 |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
2 |
36 |
2 |
考查 |
医学信号处理理论及方法 |
2 |
36 |
2 |
考查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3 |
54 |
1 |
考查 |
机器学习 |
2 |
36 |
2 |
考查 |
机器人控制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必 修 环 节 |
学术活动(含创新创业教育) |
0 |
要求参加10次以上讲座 |
学术道德教育 |
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诚信教育讲座或课程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
要求新生入学2周内完成《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课程学习,合格后方可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实验安全教育 |
要求新生入学2周内完成《实验室安全讲座》课程学习,合格后方可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补修课 |
数字信号处理 |
0 |
以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必修2-5门本科学位课,不计学分。 |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
医疗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