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0839)
一、适用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含下列二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083900)
二、学科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1 |
内容安全 |
2 |
系统安全 |
3 |
网络安全 |
4 |
可信计算 |
5 |
区块链与数据安全 |
6 |
人工智能安全 |
7 |
工业互联网与系统安全 |
8 |
密码学及应用 |
三、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定位为: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围绕国家“大信息安全”战略需求,聚焦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具有支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能力的国内一流学科。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熟练掌握内容安全知识、系统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知识,洞悉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前沿,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估、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分析、网络安全空间领域创新工作,在科学研究和项目工作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在校内学习全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教学环节以及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在校内完成。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计划两个部分),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争取取得创造性成果。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必修环节不计学分。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术 通识 素养课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5学分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2 |
考试 |
学术硕士综合英语 |
2 |
36 |
1 |
考试 |
通识素养选修课(课表详见附件) |
1 |
- |
2 |
- |
选修2学分 |
通识素养选修课(课表详见附件) |
1 |
- |
2 |
- |
学术 领域 核心课 |
学科前沿讲座 |
1 |
18 |
1 |
考查 |
必修1学分 |
信息安全中的信息基础 |
2 |
36 |
1 |
考试 |
至少10学分 |
数值分析 |
3 |
54 |
1 |
考试 |
最优化方法 |
3 |
54 |
1 |
考试 |
密码学及应用 |
2 |
36 |
1 |
考试 |
随机过程 |
3 |
54 |
1 |
考试 |
矩阵论 |
3 |
54 |
2 |
考试 |
数理统计 |
3 |
54 |
2 |
考试 |
近代数学基础 |
3 |
54 |
1 |
考试 |
科学与工程计算 |
2 |
36 |
1 |
考查 |
机器学习 |
2 |
36 |
1 |
考查 |
学科 方向 特色课 |
专业英语 |
1 |
24 |
2 |
考查 |
必修1学分 |
网络空间安全 |
2 |
36 |
1 |
考查 |
至少7学分 |
可信计算 |
2 |
36 |
2 |
考查 |
数据安全 |
2 |
36 |
2 |
考查 |
高级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
2 |
36 |
2 |
考查 |
网络空间治理 |
2 |
36 |
2 |
考查 |
未来网络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形式语义学与程序分析 |
2 |
36 |
2 |
考查 |
量子密码学 |
2 |
36 |
2 |
考查 |
网络攻防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安全协议理论与实践 |
2 |
36 |
2 |
考查 |
操作系统结构分析 |
2 |
36 |
2 |
考查 |
必 修 环 节 |
学术活动(含创新创业教育) |
0 |
要求参加10次以上讲座 |
学术道德教育 |
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诚信教育讲座或课程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
要求新生入学2周内完成《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课程学习,合格后方可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实验安全教育 |
要求新生入学2周内完成《实验室安全讲座》课程学习,合格后方可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补修课 |
数据结构 |
0 |
以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必修2-5门本科学位课,不计学分。 |
计算机网络 |